2021年11月26日 星期五

「司印」半印

司印半印

  故宮所藏書畫中,常見「司印」半印,全文為「典禮紀察司印」。今日所見多爲「司印」兩字,存印文較多者,可見「紀」之「糸」部首偏旁,及「察」之左半字。此為明初内府官印,為當時點庫收藏用印,印之一半鈐在書畫邊幅,另一半則鈐在庫房登記簿上。

  「紀察司」原為明初「内正司」,後改名「司禮監」。

  「明太祖實錄」中所記:「洪武六年十月壬辰,為專糾内官失儀及不法,置内正司。」
「同年十一月辛亥改名典禮司,庚申再改名典禮紀察司。」「七年十一月壬午復改名紀察司。」

  又明史職官志載:「洪武十七年更定内官諸監庫局品職,則無紀察司而有司禮監,是紀察司又改名爲司禮監矣。」司禮監屬官中,有「書籍名畫等庫掌司」之設,紀察司既為司禮監之前身,則此等屬官自屬一仍紀察司之舊貫。

2021年8月12日 星期四

讀書筆記之ベトナムで見つけた / かわいい /おいしい /安い (在越南發現/可愛/好吃/便宜)

 










ベトナムで見つけた――かわいい☆おいしい☆安い!
作者 :杉浦さやか





        作者杉浦1997年第一次和在高円寺開雜貨店的朋友廣美一同前往越南進行帶貨旅行,1999年二人又再度一同前往,這次的旅行後,2000年她完成了這本圖文並貌的旅行記錄《ベトナムで見つけた / かわいい/おいしい/安い》


         我手上的應該是2005年左右買的書,當時只覺得這本書超可愛,因為書上寫的我都知道,我第一次跟團去越南旅行是2000年從北到南的走了一回,也許是跟書上寫的一樣我在越南發現可愛/好吃/便宜,然後就情不自禁的一次又一次的前往越南旅行。但是2016年之後,我再也沒去訪越南的慾望,為什麼呢?


        最近重新閱讀這本書,還是覺得很可愛,除了作者的經驗之外,插圖更是迷人的關鍵,但是如果現在初次閱讀此書的人一定要記住這本書寫的是二十年前的事,現在的越南已經不一樣了喔!隨著時代的進歩,外商的投資,越南的物價不知翻了幾倍,設計的元素不再是單純的越風,好吃的東西是不少,但通常是當地人去的餐廳,而非外國觀光客去的地方。

   
         這本書很可愛,但是內容可算是歷史書了。





2021年6月11日 星期五

伊豆之旅----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是第一位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自我就讀日文系時就聽過他的名字,其中以伊豆踊子的電影最為有名。是,我不曾認真讀過川端的書或是看過相關的電影。究竟我唸大學時,不曾有老師仔細介紹過日本近代文學家,又沒有網路的年代,資訊的取得不易。

       多年前,在二手書店買了伊豆之旅中譯本,也只是一直置於書架上。最近,疫情第三級警戒,幾乎足不出戶,終於從書架上取下讀完。

        本書的內容多為川端在湯島實際在伊豆的經歷,改寫為小說登載在雜誌上,而後收錄在這本書中。在此書中,可以一窺
百年前的日本文人為了休養和寫作,可以在湯島的溫泉旅館住上數月或是半年,處於一種慢活的浪漫之中。

       在岩波文庫《伊豆の踊子・温泉宿》的後記中,可得知他從大學時期就經常去湯本館,而在大學畢業後的三,四年間,他更是常住湯本館,每次長宿半年或一年以上。他在「文藝時代」的時期, 由於在東京居無定所,因此多住在湯本館,湯本館就是他第二個故鄉,每當他要離開湯本館時,旅館的老太太彷彿兒子要出遠門般的不捨落涙。他也因此寫下了《湯ヶ島の思い出》(湯島的回憶)。

        又,當時有名的文學家都是相互往來,東京大學及神保町書街是他們認識交流之處, 至今尚存於東京神保町的金星堂 (kinsei-do.co.jp)、新思潮出版社等早已伴隨培養過百年的日本文人,  這是在台灣的歷史中不可能出現的百年出版社。當時的日本文人們互相認識一起工作、旅行,互助交流,那是一個迷人的年代?在慢活中體驗人生,再將生活記錄成為世界名著。



 
湯本館(https://www.yumotokan-izu.jp/)是川端在伊豆常住的旅館,該館至今尚保留著川端康成當時使用的房間。 川端的「伊豆踊子」(伊豆舞孃)一書就是在此旅館內執筆完成。川端22歳時在伊豆湯島温泉的湯本館書寫《伊豆の踊子》一文的初稿,26歳時,他再由《湯ヶ島の思い出》的107張草稿中,針對踊り子的回憶,重新改寫完成。










《伊豆の踊子》書的封面是由吉田謙田所設計,當時,吉田在大學任教,為了此書的封面設計特地前往湯島找川端康成,正時他們友誼的表現。而這本本百年著作,至今仍然是值得閱讀的好書。

    


2021年5月24日 星期一

法國疫苗施打現狀

        上週的新聞,台灣疫情確診數字加上校正回歸(我不是很明白意思,原則上也是一種確診數字,但是是一種特別的中文表現法)不斷增加, 其實我只是儘量不出門,出門戴口罩酒精,認真洗手。

~我不知道現在是什麼心情?沒有緊張,沒有開心,只是不知未來。~

        今天看到住在法國的朋友在SMS寫的在法國施打疫苗的討論內容,更覺得就以平常心面對現狀即可,除非可以全民旅打疫苗,不然好像無解。

 法國算是重災區!

朋友的解說:

        法國在過去的一年半裡,封城三次加宵禁。過去陸陸續續被關了一年半,封了又放,放了又封,餐廳半年沒營業,確診數最高看過一天八萬,上週每日確診數是二萬,截至目前已經有五百五十多萬確診,死亡十萬多人。

      法國最近一個多月才開始施打疫苗,五十五歲以上打AZ,朋友認識的大部份法國醫護朋友都是支持打AZ,如果真的想打又害怕,要打之前可以抽血檢查看看適不適合。她已經跟病毒生活了一年半,所以不再抱怨,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認真洗手戴口罩,等待可以施打疫苗的日子。

         所以,除了自我保護,積極樂觀面對現狀,才能不得憂鬱症,保持身心健康的活下去。







2021年5月21日 星期五

《晶子曼陀羅──佐藤春夫經典作品選》讀書筆記


與謝野晶子(1878年12月7日-1942年5月29日)


        繼讀完上一本佐藤春夫的《殖民地之旅》的中文譯本,同時在圖書館借的另一本佐藤的作品中譯本《晶子曼陀羅》。因為已經到了要還書的期限,這兩天終於一口氣讀完。這本譯本裡除了《晶子曼陀羅》的本文外,也收錄了佐藤其他的作品,我不太感興趣,所以只讀了《晶子曼陀羅》。

       《晶子曼陀羅》描述日本女詩人最後收錄與謝野晶子的前半生,是佐藤春夫晚年的代表作。晶子出生於大阪的有名的米商駿河屋,故事由商家小姐的出生說起、包括其教養、求學,而後加入詩社的過程。重點在於認識了一生的至愛與謝野鐵幹,而後的人生中的創作的情詩,多受到與鐵幹生活及感情世界的諸事影響。佐藤仰慕晶子的才華,摘錄晶子、鐵幹的諸多詩集的作品,藉由說故事的方式寫下了晶子精彩的前半生,不得不佩服佐藤說故事的能力。

        文中的背景經歷了了中日甲午戰爭及日俄戰爭後的日本文壇變化,又故事發生的地點就由京都、大阪、東京的街區,再至歐遊時巴黎的街道,也許是因為故事的發生地是我曾經去過的地方,不知不覺的親切起來,似乎可以透過文字看到當時的場景,一幕幕在我眼前放送,中譯本如此,那麼看原文一定更精彩。

2021年3月1日 星期一

《 殖民地之旅》之讀書筆記

       如果當時佐藤沒有認識森丑之助及下村宏,也許他的台灣之旅就沒有那麼精彩,那他又會呈現什麼樣的作品呢?

       もし佐藤春夫さんは台湾で森さんと下村さんに出会わなかったら、彼の台湾の旅はどうなりましたでしょうか? 

  1920年佐藤春夫在中學同窗東熙市的邀請下,一同來到當時日本的殖民地台灣,東熙市在高雄開設牙科診所,經東氏的介紹佐藤認識了時職台灣總督府博物館的森丑之助,及同樣是和歌山出身的總督府民政長官下村宏。在他們的協助之下,佐藤展開了在台灣處處得到協助及禮遇的旅行,也因為這樣的際遇,他在台灣留下美好的回憶,返回日本後可以發表了許多他人生重要的文學創作。 

        我跟著書中文字旅行之時,不斷的回想自己過往的國外自助旅行經驗,在異國正是有很多認識和不認識的人相遇及相助,使得一個人的旅行變得成為我獨有的記憶和經驗。

  因此,我好奇如果當時佐藤沒有認識森丑之助及下村宏,也許他的台灣之旅就沒有那麼精彩,那他又會呈現什麼樣的作品呢? 旅途中遇到的”人“,無非是旅行中最重要的存在。

 在閱讀邱若山教授的中譯本時,不斷在想邱教授花了多少心力才能完成這本翻譯作品?一本譯作,看似是翻譯作品,但事實上是譯者在文字的考證及用詞上的推敲之後,完成的新作品,有時譯本甚至比原版更為精彩,我沒看過原文,但看譯本就足以令我進入書中的世界。

  佐藤春夫在台的旅行中,有很多令他驚訝不解的事。其中,在〈 旅人〉一文中,提到隨行的轎夫在放飯休息時,只是蹲在蔭下乘涼,並沒有坦開前胸,這令他很感動,他覺得這些人非常有教養,很難想像他們是粗鄙的轎夫。

  讀到這裡,我頓時覺得有趣。 
  
  我曾經對於日本時代的照片上,對於當時的台灣人好像都沒有人打赤膊者,感到疑惑,難到是那個時代的苦力也很注意服裝儀容嗎?有人跟我說:「日治時期出生的人都很注重服裝儀容。」  但我還是不理解!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一位一生都住在大稻埕今年九十九歲(2021年)的黃阿媽,我向她問及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是:「因為台灣人打赤膊會被日本人處罰!」

   我並沒有考證其真實性,但嚴懲之下,大家都會守規矩吧。

  對我來說,殖民地時期的台灣,是一個神秘的存在,但好像不是那麼遙不可及。我可以在書中得知那個年代的故事,台北市的城中區重要的政府機關很多都是殖民時期移留的建築,我所居住的城南,最大的歷史古蹟應該是台灣大學吧。現在很多人都在推動保留日本時期的歷史古蹟,雖然我想不通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和人力去保留日本人住過的已經殘破不堪的日式房子?是要懷念殖民時期的台灣嗎?但力暢歷史建築保存的工作者,往往都沒有經歷過日本殖民時期,不會日文,有時對於日本文化都不是那麼的熟悉!

      有時不太懂為什麼很多台灣人對日本有這麼多美好的幻想?是被洗腦嗎?有一次我與戴國輝教授夫人,問她會不會懷念日本時代?她淡淡的說:「如果妳生在那個時代,妳不可能念研究所,也不可能一個人出國自助旅行。」  

2021年2月18日 星期四

《旅繪•臺灣》林致維之讀書筆記


         本來只是尋找旅繪的書,無意中發現了林致維的《旅繪•臺灣》一書。


        去年作者在師大路的『響咖啡館』展覽時,我已經看過許多書中的原作。看展時,只覺得畫者的用色相當的特別,猜不出是什麼技法,雖然畫的是台灣的街景,很多地名我不知在台灣的何處?讀了這本旅繪後,有了文字的解說,畫中的街景似乎更生動活潑了起來。


        作者隨著佐藤春夫的歩伐玩味日本時代的台灣,我則跟著作者的文字前往台灣各地走了一遭。我似乎也重新的認識台灣各地的歷史,有些地方去過,有些地方沒去過,但因為作者說的故事,很多地方變得有趣,有空想再跟著作著的行程走一回。

        當看到佐藤春夫的名字時,不禁意起第一次認識佐藤春夫應是2016年,當時我迷上了台大開放課程,認真上網聽山口守教授的日本文學線上課程。山口教授的課程中就有談到講授佐藤春夫〈女誡扇綺譚〉,但是聽完就忘了。我再一次上網複習。這次的聽講中,好像找到了一個殖民地文化魅力的答案。

        1920年佐藤春夫情場失意,陷入了極度的神經衰弱,受到在台灣高雄開齒科醫院的中學時代好友東熙市的邀請到台灣,在台灣處過了一個夏天,在台期間受到當時的總督府的民政長官下村宏及森丑之助的協助,不僅在台灣從北到南的旅行,並且有機會前往中國的廈門、漳州、泉州等地旅行,這次的旅行對他帶來了新的人生體驗,回國後發表了許多受到關注的作品,所有的文章收錄在《殖民地之旅》,台灣之旅是他人生重要的轉機。

         山口教授的解說,佐藤春夫曾牽涉到大逆事件,參與了『スバル』 雜誌,一個屬於浪漫主義的團體。所謂的浪漫主義,是想像的世界,與現實世界不同的過去世界中,可能存在某種浪漫,達到一個「烏托邦」的理想國世界。他因不滿於當時現存的日本世界,而涉入了大逆事件,或許是在台灣的殖民地中找到了過去異地的「烏托邦」,因此激起他的創作能量。

         然而,《殖民地之旅》的譯者邱若山教授亦提到,大家都過份去強調佐藤的文章中的浪漫,而忽略了他對殖民地政府的批判。我想他不僅是在台灣旅行中聽故事,說故事,他也認真的在觀察他所經歷的世界。結束了台灣的一夏之旅返日後,他對支那產生極大的興趣,1931年獨自翻譯魯迅的作品成日文,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他到了到1945年從軍到東南亞及中國,應該都是他想更了解當時的世界吧。

        作者林致維先生對於佐藤春夫筆下殖民時期的台灣感興趣,我對殖民時期的台灣也有著莫名的好奇心,就像我對法屬時期的西貢的迷戀,我也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法屬時期的西貢對我有著莫名的吸引力!?也許我也是受了很多電影影響,總是幻想著浪漫的法屬時期的印度支那,但等我真的走訪了幾次胡志明市,試著想找印度支那時期的西貢,除了一些殘破的建築之外,我始終找不到幻想中那個浪漫的西貢,幻想終究破滅,轉而發現精彩的西貢華人的歷史。

        讀此書,不斷的喚起我未竟的西貢書寫,總有一天我得完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