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2016年東京下町散歩之“一乗寺”

一乗寺sketched by Bichun Chen





一乗寺
ADD:東京都台東区谷中1-6-1










                在東京谷中區的小巷子裡林立著許多寺廟本來只是打算由小旅館歩行到東京博物館但一路上有太多美麗的寺廟忍不住停下腳歩拍照

「中南半島行腳畫集」--跟著劉老的畫作走進越戰時期的中南半島---「Painting trails Indochina」by Max Chiwei Liu


中南半島行腳畫集,劉其偉(繪著),台北:中國畫學會,19678

  「中南半島行腳畫集的內容包括了作者19657月至19677月在越南工作的三年間,前往越戰中的中越及南越做淡彩速寫並蒐集越南的占婆泰國暹邏古代藝術及柬埔寨吳哥窟吉蔑文化的資料同時收錄了他在越期間的越南美術界現況報導數篇作者應是台灣最早城市速寫越南泰國,且記錄越南美術現況和研究印度支那半島上各種少數古代藝術的畫家及作家,長達三年時間的現地調查記錄,對於喜歡東南亞歷史文化者而言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門書

   「Painting trails Indochinawas wrote by Max Chiwei Liu. Mr. Liu was working in Saigon during July 1965 to July 1967. He sketched Saigon and South Vietnam and collect ancient art of Champa in Vietnam, Siam in Thailand and the Angolan culture in Cambodia. At the same time, he wrote a lot of articles to report the situation of Vietnamese art in Vietnam. Mr. Liu should be the first Taiwanese artist and writer to sketche the city of Vietnam and Thailand, and record the status of Vietnamese art and study the ancient art of Indochina. The book can be easy understanding Indochina historical culture. 


  





       19657作者應聘到越南西貢擔任美軍的工程師,同時受聘為中華民國畫學會駐越南總代表,工作之餘勤於收集越南當地的美術資訊並促進台越藝術文化的交流為方便與華人藝術家交流及節省費用住在西貢中國城堤岸的小旅館中積極與越南當地華人畫家交流更受邀至西貢的越南國家嘉定藝術專科學校(現為胡志明市立美術大學)講學。

  






                逢閒暇時,經常和好友一同在西貢、堤岸寫生,更曾深入越南及越南戰地與泰國邊境寫生。在越戰期間到各地寫生並不安全,但由於作者除了通曉中文、日文及英文,並暗廣東話,使其在越南各地行走得以有不小的助益這是一位通多種語言的學者畫家。由於積極研究越南古代藝術史之吉蔑浮雕藝術,足跡遍及中越及南越占族遺蹟,泰國、寮國及柬埔寨吳哥窟等地。又因與當地畫家及美術教授多所交流,並得到法語及越南語之資料翻譯協助。他將當時越南美術現況做成筆記文章,寄數篇回台灣的雜誌社章刊登,詳細記錄當時的狀況
  


圖片來源:劉其偉網路美術館

            
              





                 作者除了繪製中南半島的淡彩速寫外,並以相機留下珍貴影像資料,再加以臨摹創作,完成造形樸拙、色彩神秘的「中南半島一頁史詩」系列繪畫作品;速寫地點包括戰爭中的中越及南越蒐集占婆,以及泰國暹邏、柬埔寨吳哥窟吉蔑藝術遺跡,共繪製了由二百多張水彩畫。1967年返台後,選出五十一幅畫作,並於同年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家畫廊展出「劉其偉先生越南戰地風物水彩畫展」。




   也許作者就是台灣最早研究東南亞占婆、吉蔑古代藝術的學者,然而,作者所拍攝許多占婆及吉蔑吳哥古蹟及東南亞各地淡彩速寫地點,今日多不復見,藉由作者的照片及速寫可以一窺當時西貢堤岸的景致,可惜地點的標記不甚詳細,不然也許可以跟著作者的足跡走一趟,看看五十年後的同景變化了多少?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東南亞歷史資料的寶庫在台北---我的資料都在台北的圖書館裡找到的


        前幾天又有一位想做一百年前越南西堤華人歷史研究的外國博士生寫信向我尋問,我的資料在哪裡找的?又問到可否介紹越南華人給她做田野調查?我想分享一下我如何找到越南華人歷史書的經驗,也許對需要的人有所助益。

        我的研究所畢業論文題目是「日本對越南米榖控制之研究」,發表於2003年。當初選擇這個題目的理由是,對我來說讀日文比英文簡單,所以一定要找個跟日本及越南有關的題目,經過多方閱讀,我發現西貢和堤岸的越南華人真的很厲害,他們擁有船隻、碾米廠、甚至出口,控制了下六省的稻米流通。因此和我的指導老師討論後,決定了這個題目。

        題目決定後,問題也出現了,沒有中文的資料清楚的描述。雖然台北的圖書館裡擁有豐富的東南亞歷史資料,但是日文資料過多,不知從何閱讀起,台灣沒有人做過這個題目,當時似乎沒有研究東南亞的學者是使用日文資料,我一切只能靠自己,在這本書中找問題,另外一本書中找答案。圖書館是我最好的夥伴。

        那一年,我大量的閱讀台大圖書館的東南亞相關的書籍,發現有一批書全部是一位田中則雄先生所捐贈的,後來得知田中原為台北帝大的畢業校友,二戰結速後回日本,晚年將自己的藏書捐給台大。我寫了一封信謝謝田中先生,田中先生要我向曹永和老師請教相關的研究,但是我不知道要問什麼問題,打了電話給曹老師,他告訴我這個題目沒有人寫過,妳想怎麼寫都可以。

       研二下學期(2002年)覺得至西貢應該可以找到口述資料,因此前往胡志明市二個月,運氣很好住在台灣旅行社的員工宿舍裡,有旅行駐胡志明市人員曾松香小姐及旅行當地人的諸多照顧,出入平安。我先前往胡志明社會科學人文大學的語言中心報名學越文,我的同學大部份是韓國人,有二位是日本人,當然我的越語是完全沒有進步。接著,我請教該校東南亞研究中心的主任,如何找資料。他替我寫了介紹信,讓我拿著介紹信去找離學校不遠處的國家資料中心的主任。

        經過這位國家資料中心主任用越文和一位翻譯著奇怪中文的人員面談一小時後,這位主任說,她會替我向河內總部報告,河內總部同意之後,我便可以閱讀國家資料中的目錄。二週之後,我接到郵件通知可以閱讀。第三週開始,我早上去學校,下午去國家資料中心。那裡方資料是法文目錄冊,一週之後,我列出我要讀的資料後,館方告知,我必須再寫申請表向河內總部申請,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再申請又要二週,二週後我要回台灣了,所以我就放棄了看資料。

        另外,在胡志明市市立圖書館裡只能查越文資料,但是當時他們很多書目沒有建檔,資料查尋不易,我只記得那裡很熱,並沒有得到什麼資料。

        然而,唯一的收獲是得到了口述資料。話說旅行社的總經理帶我去認識胡志明市台北辦事處負責僑務的馬秘書,馬秘書又介紹堤岸老華人給我認識,這位老華人又介紹了三山會館的林老先生給我認識,在胡志明新時做了田野記錄,這是我最珍貴的資料,他並要我返台後再找其他的越南老華人。但只他給我的資料用於我的論文上。但是,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似乎更清楚確定自己的方向以及研究綱要。

       台灣的東南亞歷史藏書主要在中研院圖書館、台灣圖書館及台大圖書館。日治時期的台北是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基地,當時台灣總督府派員至東南亞各西方殖民地取得該國書籍並譯成日文,分別置於台北和東京的圖書館。1928成立台北帝大更是前進東南亞的重要研究中心,所以機乎1943年之前在越南出版的法文書籍都可以在台灣的圖書館裡找到,甚至已經譯成日文。

        然而,1945年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到台灣後發展僑務與東南亞各國華僑有所往來,部份書籍雜誌有交流。台灣的僑委會陸續的出版東南亞各國華僑相關書籍。以越南為例,1975年之前越南的華人學校使用台灣教育部所編的課本,在越南高中畢業後可以到台灣留學,台灣的僑委會就擁有越南華僑的部份出版品。1975年之後,許多越南華僑逃到台灣,在台灣出版了越南華人相關書籍。因此,直到今日,我所書寫有關越南歷史的文章,極大部份都還是參考台灣圖書館裡的書籍。

        原則上,我只會在台灣的圖書館裡找越南華人有關的歷史資料,至於哪一本書會告訴我答案,我也總是在碰運氣。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宮本輝『月光の東』--一個謎樣的世界

月光之東1998年版

      忘了是什麼時候擁有『月光の東』這本書的初版,放在書架上很多年,但從沒有翻閱過,直到最近幾個月聽人提起宮本輝,我認真的找出這本書並且讀完。

         故事由這個カラチ(喀拉蚩, Karachi)地點說起,巴基斯坦隨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喀拉蚩原為印度洋沿岸的小漁村,在英國殖民下,發展成印度河流域的主要港口,並成為英屬印度的最大糧食出口港及商業中心。1947年到1960年代巴基斯坦獨立後的首都。


        書裡的角色都在追尋『月光の東』,但作者好像又沒交待清楚『月光の東』究竟為何?似乎是大家都在找的神秘又美麗的塔屋米花的想像世界,一個無人可及的世界。

        然而這本書有一種一直想讀下去的魅力,跟著書中的角色去找答案。腳歩由長野的信濃大町到北海道,再到東京、京都,接著前往巴勒斯坦的喀拉蚩到巴黎,來來回回的找人。錯綜複雜的情感糾結,再加上人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家人工作問題甚至於自身的壓力造成的憂鬱症,人生百態盡述其中。


       這是一本我願意由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