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寫堤岸「七府武廟」歷史的過程中,因邊和「七府古廟」和堤岸「七府武廟」建築形式雷同,意外的認識邊和的「七府古廟」。~
1956年邊和七府古廟 |
Chùa Ông(Thất phủ cổ miếu)Biên Hòa
廟址:邊河市協和鎮(Xã Hiệp Hòa (Cù lao phố) ,Biên Hòa)
這座歷史悠久建立在同浦島(邊河市協和鎮)的七府古廟,清朝初年華人移民建於1684年左右,奉祀關帝聖君,為一座關帝廟。歷經1776年西山之亂1799年的邊和水災,而後經過1817年、1868年、1894年、1944及1947年數次重修,並於1968年及1969年之間,重塑寺內的陳設,寺廟內後方的觀音觀仍於1927年,依現在的建築風格重建。
越南史書稱此廟為關帝廟,直到1894年 (清光緒申午年)時,該廟的石碑上才出現「七府古廟」的碑記,因此有可能是1894年時「關帝廟」才改稱為「七府古廟」。「七府古廟」今日依然屹立在邊和,不僅是今日越南南方最古老的中國寺廟,同時也是邊和市民重要的精神寄託。
惟筆者未曾親自到訪「七府古廟」,僅試著依越南古代文書《嘉定通志》及《大南實錄》之記錄,找出「七府古廟」的歷史脈絡。
同浦島的開發
《嘉定城通志》山川志之大鋪洲的記錄 :「大鋪洲(俗名勾嶗庯),一曰東浦,又名虬洲,以其蜿蜒屈伸,福江繞其南,沙河抱其北 ,舊有橫江板橋,寛廣平穩,通鎮蒞所。」
邊河市協和鎮地圖 |
大鋪洲(俗名勾嶗庯) 又稱同浦島,是同奈省邊河市協和鎮的舊稱,原為柬埔寨屬地。史書上最早之記為《嘉定城通志》所述,1679年,阮主命由中國前來阮朝投誠之明將陳上川將軍與其部屬,到同浦島開發,並且進行招商,將之建立成為當時重要商港。
越南史書《嘉定城通志》及《大南實錄》對明朝將領陳上川及其部屬,到順化投誠,並奉阮主之命到同浦島開發之記錄如下:
(1)《嘉定城通志》之疆域志
「己未三十二年(1679)夏4月,大明國廣東省鎮守龍門水陸等處地方總兵官楊彥迪、副將黃進,鎮守高、雷、廉等處地方總兵地方總兵陳勝才、副將陳安平等,率領兵辦門眷三千餘人、戰船五十餘艘,投來京地思容、沱瀼(即今瀚海門,隸廣南營)二海港。奏報稱大明國逋播臣,為國矢忠,力盡勢窮,明祚告終,不肯臣事大清,南來投誠,願為臣僕。時以北河屢煽,而彼兵遠來,情偽未明,況又異服殊音,猝難任使。然他窮逼奔投,忠節款陳,義不可絕。且高蠻國東浦(嘉定古別名)地方,沃野千里,朝廷未暇經理,不如因彼之力,委之闢地以居,斯一舉而三得矣。爰命犒勞嘉獎,仍准依原帶職銜,封授官爵,令往農耐以居,拓土效力。並開諭高蠻國王知之,以示無外。彥迪等詣闕謝。龍門將楊等兵辨船艘,駛進栨巤(今名〔火雷〕巤)大小海門(俱屬定祥鎮),駐札於美湫處(在今定祥鎮蒞所)。高、雷、廉將陳等兵辨船艘,駛進芹滁海門,駐紮於同狔處盤轔地方(在今邊和鎮蒞所)。闢地開荒,構立舖市,商賈交通。唐人、西人、日本、闍婆商船湊集,中國華風已漸漬,蔚然暢於東浦矣。」
(2)《大南實錄》前篇卷五
「太宗三十一年正月(1679年)正月,故明將龍門總兵官楊彥迪、副將黃進,鎮守高、雷、廉總兵地方總兵陳上川、副將陳安平,率兵三千餘人、戰船五十餘艘,投思容、沱瀼海口(即今瀚海門,隸廣南營)。自陳以明國逋播,義不事清,故來願為臣僕。時議以彼異俗殊音,猝難任使。而窮逼來歸,不忍拒絕,真臘國東浦(嘉定古別名),地方沃野千里,朝廷未暇經理,不如因彼之力,使闢地以居,一舉三得也。上從之乃命宴勞嘉獎,仍各授以官職,令往東浦居之,又告諭真臘以示無外之意,楊、陳等詣闕謝恩而行,彥迪、黃進兵船駛往雷巤(今屬嘉定)海口,駐札於美湫(今屬定祥)。上川安平兵船駛往芹滁海口,駐紮於盤轔(今屬邊和)。闢閒地構舖舍,清人及西洋、日本、闍婆諸國商船湊集,由是漢風漸漬于東浦矣。」
二者記錄的內容大致相同,在陳上川及其部屬開發同浦島之後,開闢閒置的土地,修橋鋪路,建屋蓋市,貨物繁榮,各國商船靠岸經商,同浦島轉為中國城,而其中國城的面貌在《嘉定城通志》山川志中亦有所載。
同浦島之黃金時代
邊和的陳上川將軍廟, 照片引自"人民日報海外版"拍攝年不詳 |
邊和陳上川將軍廟(Đình Tân Lân),越南永盛16年(1720年)10月23日,陳上川在今平陽省一帶逝世。死後受到當地人的尊崇,並且立廟祭祀。阮朝明命帝冊封他為「上等神」(Thượng đẳng thần)。
陳上川等華人至邊和墾荒駐兵,投入生產,建立街市。此外,招致華商至同浦經商,此地華人日眾,逐漸形成中國城,發展各種行業,例如︰紡織席子、種桑養蠶、瓷器、鑄銅、木工、製作鞭炮、煮甘蔗抽糖。由於邊河擁有深水良港,貨物繁榮,許多外國船隻停靠交易,使其邊和成為一個南方最繁盛的重要海港。
1698年,越南阮朝政權更把原柬埔寨的東浦地區強行納入其版圖,以農耐地置嘉定府,立同狔為福隆縣,建鎭邊營,柴棍處爲新平縣,建藩鎭營,駐軍開墾並且進行編戶。華人子孫屬鎮邊者,立為清河社,居藩鎮者,立為明鄉社。
直到1776年西山之亂,同浦島在繁華毀於戰爭,船隻不再靠岸,商船亦徙泊於新平江(西貢河)。邊和全盛時期長達一百年間之久,三百多年後的今日,已經看不出當時的榮景,惟有屹立不搖的「七府古廟」見證了當時的中國城及繁榮的景象。
根據《嘉定城通志》之風俗志之中記錄,「邊和鎮山秀水清,俗厚事簡,士尚讀書,民勤耕織,各有恆業。其文物、服舍與華風同」。可見當時的邊和人之文物、衣服、房舍皆與中國相同。而邊和人民情敦厚簡樸,喜讀書且文風盛,人民勤勞耕種職布,各行各業井然有序,如同一個中國城。
「農耐大鋪在大鋪洲西頭陳上川的戰船在芹除海口靠岸後,駐紮于盤轔(屬邊和),立即投入生產建設,在農耐河的大鋪洲闢地開荒,構立鋪市,致力於招致唐商,營建鋪街。不久,把新開發的農耐,瓦屋粉墻,高樓層觀,炫江耀日。聯絡五里,經劃三街,大街鋪白石甃路,橫街鋪蜂石甃路,小街鋪青磚甃路,周道有砥,商旅輻湊,洋艊江船收風投椗,舳艫相,是為一大都會。富商大賈,獨此為多。」
下文說明邊河擁有深水良港。大浦洲的南側,因港岸水深,國內外的商船可以安穩停泊,因為是重要的港口,因而船隻靠岸亦有一定的慣習及費用。靠岸交易船隻以中國船為多,通常春天順而東北風南來,夏天亦乘順南風而返。如果船過秋到冬,謂之留冬,也稱押冬。西山之亂後,船隻轉停至新平江(西貢)。
「巨磧石亦曰石灘,在福江中流,大庯洲之南,磧深淵為國洋船穩泊之所。以古商艚到來,下椗即定,借鋪居停,必向行家地主,計開通船貨財,役递交關,其行主訂價包買,粗好相配,無有留滯。于返帆之日,謂之回唐,要用某貨,亦須先期開明,照合約單,代為收買,主客兩便,帳目清楚,待至程期,滿載榮歸而已。 適自西山變亂,官軍大會於藩安,商艚從之而徙泊于新平江,今沿之(凡唐船,必以春天東北風乘順而來,夏天南風亦乘順而返。若秋風久泊,過秋到冬,謂之留冬,亦曰押冬。)」
關帝廟的建立
1679年在陳上川等人在同浦開發,並且向中國進行招商,很多華人到此開立商號,並將其建立成一個中國城,聚此華人日眾,為連絡鄉誼建立廣東會館、福建會館,並於1684年(由於廟內的最早的碑記為「甲子正和五年(1684)四月吉日」)在同浦島(今日的邊河市協和鎮),建立一座祭祀關聖帝君的廟宇(七府古廟),1776之後西山入寇,房屋磚石被撤財貨被掠奪,同浦島的街市盡毀鞠為丘園矣。僅有關帝廟倖存,成為今日越南南方華人最古老的中國寺廟。
今日之七府古廟,照片來源為SkyscraperCity |
『嘉定城通志』之城池志之邊和關帝廟的記錄:
「關帝廟,在大舖州南,三街之東,面瞰福江(同奈河),殿宇宏麗,塑像高丈餘,後觀音觀,外包磚牆,石麟蹲於四隅,與大街西頭福州之會館,東下廣東之會館爲三大祠,經西山之亂,人民離散,二祠毁廢,惟此是本舖公共之廟,竟得獨存。世祖已末二十二年(1799年)秋,鎮邊大水,關帝像被浸壞,而棟樑檐瓦以經年,多所朽弊。丁丑嘉隆十六年(1817),鄉人會謀重修而力不逮,懇臣做主,以臣舊貫之所在也。初臣口勉許諾,姑以悅之,而心猶未果。及其撤下正樑,上有附釘一板,雖虫蠹,並已侵蝕,而字刻宛然,此為香燈煙霉久所薰黑。令輕加洗刷,仔細觀之,其潻髤堅厚,字刻分明。前列主會八名,間有臣顯祖姓名鄭會,余人甚多,俱不認識。后刻歲次,「甲子正和五年(1684)四月吉日」。左樑一板,刻主會十一人,間有臣顯考姓名鄭慶,後刻歲次:癸亥景興四年(1743年)仲春谷日。臣徬徨久之,而眾人爭觀其板,尋自壞爛。爰向廟前祝而焚之,厪念神與臣家有三世概有宿缘,臣如何敢不成先世之善願?故毅然募眾共襄事焉。新其廟,塑其像,修理祀事,今獲粗備,並此志之。」
2007年七府古廟,照片來源Vietnam Paracels |
按記錄在邊河之南,華人建有三座中國寺廟,大街之東有關帝廟,其後有觀音觀,四周磚牆圍繞著整個廟宇,四個角落設有麒麟,大街的西側有福州會館,東下有廣東會。1776年西山之亂時,福州會館及廣州會館毀了同浦島全部的建築物與風景,惟有關帝廟倖。1799年秋天,由於發生水患,關帝像被浸壞,而棟樑檐瓦因老舊多所朽弊,鄭懷德於1817年主持重修。越南解放三十年後第一次重修於 2005年,此照應為七府古廟2005年重修後的樣貌。
『嘉定城通志』中稱此廟為關帝廟,而「七府古廟」的名稱,最早出現於該廟1894年(清光緒申午年)的碑記上,因此,時「關帝廟」可能是在1894年改稱為「七府古廟」。旅越客僑曾林〈邊和省的輪廓〉一文中,稱此七府古廟為「七府武帝廟」,可見越南華僑亦稱此廟為「古勞七府武帝廟」。
邊和的協和鎮地形保有昔日太浦島的形狀,圖片來源:同奈省古蹟網頁 |
「七府古廟」擁極佳的風水地理,地處邊和市下游,鐵橋之下,四面環水,形如龜狀,門樓朝江逆上,據精堪輿者言其風水:逆水以蓋水爲佳,有鐵橋横架江上,如臥長虹,下有石圖攔截,以收元氣,名爲螺珠塞水口,主發富之佳地。
雖然書寫此文花了很多時間,但得以仔細的認識一座三百多年的歷史古蹟,覺得很值得。然而,一定有所疏漏之處,若有人得人補充之不足,則非常感謝。
同奈省訊息中心同浦島介紹,http://www.dongnai.gov.vn/portaldn/chn/Pages/glp-%E5%90%8C%E5%A5%88%E6%B2%B3%E8%BE%B9%E5%92%8C%E6%97%85%E6%B8%B8%E7%BA%BF%E8%B7%AF-glpnd-19821-glpnc-44-glpsite-1.html
同奈省訊息中心關帝廟介紹Chua Ong, 2012/12/24,
www.dongnai.gov.vn/Pages/glp-chuaong-glpnd-54641-glpnc-96-glpsite-1.html
陳上川,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9%B3%E4%B8%8A%E5%B7%9D
鄭懷德,《嘉定城通志》(收錄於《嶺南摭怪等史料三種》), 戴可來、楊保筠校注.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曾林,〈邊和省的輪廓〉,《越南崇正總會》,1958,西貢:崇正總會第四屆編輯委員會,頁143。
同奈省訊息中心關帝廟介紹Chua Ong, 2012/12/24,
www.dongnai.gov.vn/Pages/glp-chuaong-glpnd-54641-glpnc-96-glpsite-1.html
陳上川,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9%B3%E4%B8%8A%E5%B7%9D
鄭懷德,《嘉定城通志》(收錄於《嶺南摭怪等史料三種》), 戴可來、楊保筠校注.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曾林,〈邊和省的輪廓〉,《越南崇正總會》,1958,西貢:崇正總會第四屆編輯委員會,頁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