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胡志明市華語成人教育中心(Trung Tâm Giáo Dục Thường Xuyên Tiếng Hoa) 原義安同德中學( Đồng Đức high school)重新動工興建






66 Hải Thượng Lãn Ông, Chợ Lớn, in April 2012 and September 2017, photoed by Tim Doling


                胡志明市華語成人教育中心(Trung Tâm Giáo Dục Thường Xuyên Tiếng Hoa)成立於2002年,校址設在第五郡海上懶翁街66號,但因該址校舍因年代久遠,房屋狀況不佳,20178月計畫重新動工興建

                究竟看到這樣的消息是否應恭喜越南有一座新的建築物,以後的學生可以使用更新的設備? 還是該為失去了一座法屬殖民時期的歷史建築而傷感?我已經懶得去探查這建築的歷史。但是一位越南朋友寄了資料給我,1975年這裡是堤岸義安的同德中學

                這二年來,胡志明市為了都市更新,拆除一幢又一幢的歷史建築,可能因為我認識的建築物逐漸的消失,我對這個城市也失去了興趣。因為我感興趣的是華人在西貢留下的足跡和故事,沒有建築物只能看書,沒有人講華人故事給我聽,還是只能看書,少了人和物的連結,只剩下書上的記錄。


old villa at 66 Hải Thượng Lãn Ông in Chợ Lớn
 April 2012 and 11 September 2017,
 photoed by Tim Doling 

         The centre of Chinese languge education (Trung Tâm Giáo Dục Thường Xuyên Tiếng Hoa ) was established in 2002, it is located at No. 66 hải thượng lãn ông HCM. However,the HCM city government planed to reconstruction at August 2017.

          I don’t know should I happier to know will have a new building and facility for Vietnamese to learn Chinese, or I should be sad to know more one French colonial built heritage for losing in the world? It seems I have no any energy to find out the history of this building. Today, my Vietnamese friend let me know the school was be Dong Duc High school belong to Nghia An (義安同德中學).

          The past two years, there are a lot of built heritages were destroyed for urban renewal in Ho Chi Minh City. I also lost interest in the history in this city after the building gradually disappeared which I knew. Now historical buildings were disappeared one after another, no one can tell me the historical Chinese story. I only can know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record of book with fewer links of people and building.

2017年7月21日 星期五

《流》 王震緒(筆名東山彰良) 獲日本文壇直木獎的小說

         最近,一位很愛讀小說的朋友問我有關日本153屆直木獎得獎作品-《流》的看法。這位朋友是留學俄國的碩士,精通俄文,並且曾翻譯出版數本俄文小說,她對本書的看法推翻了我的閱讀小說的常識。

        她說:「153屆直木獎得獎作品,還是九位評審一致通過。153屆直木獎得獎作品,還是九位評審一致通過。可是看了覺得很失望!覺得劇情鬆散,也不夠深刻。文字也不精采,不過這題材對日本人而言,可能很有吸引力吧。」「或許原文比較精采,也或許就是不合我的口味吧!不理解他的敘事手法摻入馬奎斯的魔幻寫實手法,可是又只是點到為止,所以有一種作者力有未逮的感覺...」

         然而,不同於她讀的是中文譯本,我讀的是日文原文,在此書出版不久之後,即受贈自日籍友人。我覺得本書很有意思,寫出我那個年代的台北市,我的青春時代。文中提到了幾個場景,更是老台北人心中最深的記憶。

         1975年4月,老蔣總統過逝時,我還很小,只記得跟著大人到街上送葬, 等待著靈車經過,街旁佇立了滿滿的人,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很多人都在哭,彌漫著哀傷的氣氛,就如同作者的描述一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跟隨國民政府軍來台灣的大陸外省人,令人難懂的外省腔,其實一直從小學到國止,學校還有很多充滿濃厚外省鄉音的老師,也許是這個原因,我聽得懂某些大陸重口音的中文意思。中華商場和迪化街,迪化街自日據時代開始就是有名的布街,小時候母親還會跟鄰居媽媽一起到衡陽路剪布做衣服。中華商場則是當時重要的商場,外省麵店,餃子館,便宜又好吃。我這一生第一次吃到的鍋貼就是在中華商場,作者形容那裡不乾淨,但是那個年代裡,中華商場卻是平民美食中心。除了外省料理之外,有訂製衣服的店,錄音帶店,還有各式的南北雜貨,應有盡有,深植在老台北人的心中。故事中的場景我都能勾起我的回憶,赫然發現我所喜愛的並不是故事內容,而是在追憶我的青春歲月。

         我想起二年前書剛出版時,我介紹一位今年八十六歲的日本老人閱讀此書,來信提到內容非常精有趣,作者的日文用字優美,他讀了二遍。也許就像朋友所言,這樣的故事內容比較受到日本人的青睞吧!


日本老友相田全民先生的來信

20150908
流は台湾の歴史、山東省の歴史が良く理解できます。私はひとりで青島に下関から客船で行って山東半島を回った事があるのでストリーの展開にたいへん興味がありました。


20150930
流は、後一日か二日で読み終わります。立派な日本語の文章でとても外国人の作品と思われませんが、この本の最後の所に作者か5歳から日本に住んでいると経歴が書いてあり納得がいきました。日本の学校の教育を受けているのですね。あの本は私に大変興味を与えてくれました。筋書きも面白かったけど、当時の台湾の状況を教えてくれて勉強になりました。著者はすで日本の文学界で色々賞を受けているのですね。

201501014
長崎は、もう大分寒くなりました。と言っても一年中で日本の一番暮らしやすい季節と言えます。流は読み終えましたが、再度勉強のために読もうと思います。立派な日本語なので、やはり著者は幼少の時から日本の学校の教育を受けて育った日本語を母語にしている人と思います。直木賞をとった事は日本文化界の最高栄誉で尊敬します。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法屬時期的堤岸舊市場--魚市 CHOLON - Marché aux poissons - CHỢ CÁ



          在平西市場建立成堤岸的新市之前,華人原來是聚集在今日的周文廉街 (đường Châu Văn Liêm)的魚市的前方為舊市場做貨物交易舊名為總督芳街 đường Tổng Đốc Phương百年前堤岸最熱鬧的地區

     Trước khi có Chợ Bình Tây tức Chợ Mới , Chợ Cá phía trước Chợ Cũ, nằm ngay giữa đường Tổng Đốc Phương (nay là đường Châu Văn Liêm). Trước khi một trăm năm, khu vực nay la phồn vinh nhất của Chợ Lớn.


   The fish market of Cholon is in road Châu Văn Liêm today (the road name before was "đường Tổng Đốc Phương") for the old market. Before “new market” -Binh Tay market was established in Cholon, Chinese always used the fish Market and the section in front of it to merchandise. Meanwhile, the fish market was the most old market in Cholon, and there was most prosperous place in old Cholon.




法屬時期的堤岸魚市Marché aux poissons - CHỢ CÁ



堤岸舊市位於總督芳街的堤岸魚市及其前方的區域 
The old market of Cholon occupied the area of the fish market and the section in front of it, 
now is in Châu Văn Liêm street.


資料來源 :
manhhai, CHOLON - Vieux Marché
https://www.flickr.com/photos/13476480@N07/4722795861/in/album-72157624205125627/

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2016年東京下町散歩之“一乗寺”

一乗寺sketched by Bichun Chen





一乗寺
ADD:東京都台東区谷中1-6-1










                在東京谷中區的小巷子裡林立著許多寺廟本來只是打算由小旅館歩行到東京博物館但一路上有太多美麗的寺廟忍不住停下腳歩拍照

「中南半島行腳畫集」--跟著劉老的畫作走進越戰時期的中南半島---「Painting trails Indochina」by Max Chiwei Liu


中南半島行腳畫集,劉其偉(繪著),台北:中國畫學會,19678

  「中南半島行腳畫集的內容包括了作者19657月至19677月在越南工作的三年間,前往越戰中的中越及南越做淡彩速寫並蒐集越南的占婆泰國暹邏古代藝術及柬埔寨吳哥窟吉蔑文化的資料同時收錄了他在越期間的越南美術界現況報導數篇作者應是台灣最早城市速寫越南泰國,且記錄越南美術現況和研究印度支那半島上各種少數古代藝術的畫家及作家,長達三年時間的現地調查記錄,對於喜歡東南亞歷史文化者而言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門書

   「Painting trails Indochinawas wrote by Max Chiwei Liu. Mr. Liu was working in Saigon during July 1965 to July 1967. He sketched Saigon and South Vietnam and collect ancient art of Champa in Vietnam, Siam in Thailand and the Angolan culture in Cambodia. At the same time, he wrote a lot of articles to report the situation of Vietnamese art in Vietnam. Mr. Liu should be the first Taiwanese artist and writer to sketche the city of Vietnam and Thailand, and record the status of Vietnamese art and study the ancient art of Indochina. The book can be easy understanding Indochina historical culture. 


  





       19657作者應聘到越南西貢擔任美軍的工程師,同時受聘為中華民國畫學會駐越南總代表,工作之餘勤於收集越南當地的美術資訊並促進台越藝術文化的交流為方便與華人藝術家交流及節省費用住在西貢中國城堤岸的小旅館中積極與越南當地華人畫家交流更受邀至西貢的越南國家嘉定藝術專科學校(現為胡志明市立美術大學)講學。

  






                逢閒暇時,經常和好友一同在西貢、堤岸寫生,更曾深入越南及越南戰地與泰國邊境寫生。在越戰期間到各地寫生並不安全,但由於作者除了通曉中文、日文及英文,並暗廣東話,使其在越南各地行走得以有不小的助益這是一位通多種語言的學者畫家。由於積極研究越南古代藝術史之吉蔑浮雕藝術,足跡遍及中越及南越占族遺蹟,泰國、寮國及柬埔寨吳哥窟等地。又因與當地畫家及美術教授多所交流,並得到法語及越南語之資料翻譯協助。他將當時越南美術現況做成筆記文章,寄數篇回台灣的雜誌社章刊登,詳細記錄當時的狀況
  


圖片來源:劉其偉網路美術館

            
              





                 作者除了繪製中南半島的淡彩速寫外,並以相機留下珍貴影像資料,再加以臨摹創作,完成造形樸拙、色彩神秘的「中南半島一頁史詩」系列繪畫作品;速寫地點包括戰爭中的中越及南越蒐集占婆,以及泰國暹邏、柬埔寨吳哥窟吉蔑藝術遺跡,共繪製了由二百多張水彩畫。1967年返台後,選出五十一幅畫作,並於同年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家畫廊展出「劉其偉先生越南戰地風物水彩畫展」。




   也許作者就是台灣最早研究東南亞占婆、吉蔑古代藝術的學者,然而,作者所拍攝許多占婆及吉蔑吳哥古蹟及東南亞各地淡彩速寫地點,今日多不復見,藉由作者的照片及速寫可以一窺當時西貢堤岸的景致,可惜地點的標記不甚詳細,不然也許可以跟著作者的足跡走一趟,看看五十年後的同景變化了多少?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東南亞歷史資料的寶庫在台北---我的資料都在台北的圖書館裡找到的


        前幾天又有一位想做一百年前越南西堤華人歷史研究的外國博士生寫信向我尋問,我的資料在哪裡找的?又問到可否介紹越南華人給她做田野調查?我想分享一下我如何找到越南華人歷史書的經驗,也許對需要的人有所助益。

        我的研究所畢業論文題目是「日本對越南米榖控制之研究」,發表於2003年。當初選擇這個題目的理由是,對我來說讀日文比英文簡單,所以一定要找個跟日本及越南有關的題目,經過多方閱讀,我發現西貢和堤岸的越南華人真的很厲害,他們擁有船隻、碾米廠、甚至出口,控制了下六省的稻米流通。因此和我的指導老師討論後,決定了這個題目。

        題目決定後,問題也出現了,沒有中文的資料清楚的描述。雖然台北的圖書館裡擁有豐富的東南亞歷史資料,但是日文資料過多,不知從何閱讀起,台灣沒有人做過這個題目,當時似乎沒有研究東南亞的學者是使用日文資料,我一切只能靠自己,在這本書中找問題,另外一本書中找答案。圖書館是我最好的夥伴。

        那一年,我大量的閱讀台大圖書館的東南亞相關的書籍,發現有一批書全部是一位田中則雄先生所捐贈的,後來得知田中原為台北帝大的畢業校友,二戰結速後回日本,晚年將自己的藏書捐給台大。我寫了一封信謝謝田中先生,田中先生要我向曹永和老師請教相關的研究,但是我不知道要問什麼問題,打了電話給曹老師,他告訴我這個題目沒有人寫過,妳想怎麼寫都可以。

       研二下學期(2002年)覺得至西貢應該可以找到口述資料,因此前往胡志明市二個月,運氣很好住在台灣旅行社的員工宿舍裡,有旅行駐胡志明市人員曾松香小姐及旅行當地人的諸多照顧,出入平安。我先前往胡志明社會科學人文大學的語言中心報名學越文,我的同學大部份是韓國人,有二位是日本人,當然我的越語是完全沒有進步。接著,我請教該校東南亞研究中心的主任,如何找資料。他替我寫了介紹信,讓我拿著介紹信去找離學校不遠處的國家資料中心的主任。

        經過這位國家資料中心主任用越文和一位翻譯著奇怪中文的人員面談一小時後,這位主任說,她會替我向河內總部報告,河內總部同意之後,我便可以閱讀國家資料中的目錄。二週之後,我接到郵件通知可以閱讀。第三週開始,我早上去學校,下午去國家資料中心。那裡方資料是法文目錄冊,一週之後,我列出我要讀的資料後,館方告知,我必須再寫申請表向河內總部申請,我不知道該說什麼,再申請又要二週,二週後我要回台灣了,所以我就放棄了看資料。

        另外,在胡志明市市立圖書館裡只能查越文資料,但是當時他們很多書目沒有建檔,資料查尋不易,我只記得那裡很熱,並沒有得到什麼資料。

        然而,唯一的收獲是得到了口述資料。話說旅行社的總經理帶我去認識胡志明市台北辦事處負責僑務的馬秘書,馬秘書又介紹堤岸老華人給我認識,這位老華人又介紹了三山會館的林老先生給我認識,在胡志明新時做了田野記錄,這是我最珍貴的資料,他並要我返台後再找其他的越南老華人。但只他給我的資料用於我的論文上。但是,在田野調查的過程,似乎更清楚確定自己的方向以及研究綱要。

       台灣的東南亞歷史藏書主要在中研院圖書館、台灣圖書館及台大圖書館。日治時期的台北是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基地,當時台灣總督府派員至東南亞各西方殖民地取得該國書籍並譯成日文,分別置於台北和東京的圖書館。1928成立台北帝大更是前進東南亞的重要研究中心,所以機乎1943年之前在越南出版的法文書籍都可以在台灣的圖書館裡找到,甚至已經譯成日文。

        然而,1945年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到台灣後發展僑務與東南亞各國華僑有所往來,部份書籍雜誌有交流。台灣的僑委會陸續的出版東南亞各國華僑相關書籍。以越南為例,1975年之前越南的華人學校使用台灣教育部所編的課本,在越南高中畢業後可以到台灣留學,台灣的僑委會就擁有越南華僑的部份出版品。1975年之後,許多越南華僑逃到台灣,在台灣出版了越南華人相關書籍。因此,直到今日,我所書寫有關越南歷史的文章,極大部份都還是參考台灣圖書館裡的書籍。

        原則上,我只會在台灣的圖書館裡找越南華人有關的歷史資料,至於哪一本書會告訴我答案,我也總是在碰運氣。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宮本輝『月光の東』--一個謎樣的世界

月光之東1998年版

      忘了是什麼時候擁有『月光の東』這本書的初版,放在書架上很多年,但從沒有翻閱過,直到最近幾個月聽人提起宮本輝,我認真的找出這本書並且讀完。

         故事由這個カラチ(喀拉蚩, Karachi)地點說起,巴基斯坦隨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喀拉蚩原為印度洋沿岸的小漁村,在英國殖民下,發展成印度河流域的主要港口,並成為英屬印度的最大糧食出口港及商業中心。1947年到1960年代巴基斯坦獨立後的首都。


        書裡的角色都在追尋『月光の東』,但作者好像又沒交待清楚『月光の東』究竟為何?似乎是大家都在找的神秘又美麗的塔屋米花的想像世界,一個無人可及的世界。

        然而這本書有一種一直想讀下去的魅力,跟著書中的角色去找答案。腳歩由長野的信濃大町到北海道,再到東京、京都,接著前往巴勒斯坦的喀拉蚩到巴黎,來來回回的找人。錯綜複雜的情感糾結,再加上人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家人工作問題甚至於自身的壓力造成的憂鬱症,人生百態盡述其中。


       這是一本我願意由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的書。

2017年3月15日 星期三

悼念茶古大教堂-Nhà thờ Trà Cổ, Móng Ciá, Quảng Ninh-Mong Cai cua cathedral

茶古大教堂-Nhà thờ Trà Cổ
  
  茶古大教堂則位於越南廣寧省芒街市茶古島的北方,從1877年動工,歷時6年至1883年才興建完成,為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在法屬印度支那時期的芒街市,因地處中越邊境,法人在此駐紮兵營,帶動了小鎮的繁華,當時建造了許多法式建築。

  在1979年發生越南排華運前,半數以上的芒街居民皆為華人。1978年中越邊界戰爭前夕,華人逃越人撤,戰爭同時損壞了許多法式建築及茶古大教堂,直到1995年梵帝岡撥專款修繕,數百浮雕得以恢復。

  然而,印度支那時期,人們花了六年的時間建完成莊嚴美麗的茶古大教堂,2017年3月9日,茶古教堂的所有者卻用一隻怪手迅速的摧毀這美麗的文化遺產。可惜我尚未親眼目睹這座古老的教堂,只能藉由照片悼念。

 畫一幅速寫紀念這曾經存在的古建築。

2017年3月10日 星期五

2016 臺北詩歌節【詩講座Ⅲ】臺灣現代詩的可能與不可能──聽講筆記

【詩講座Ⅲ】臺灣現代詩的可能與不可能

時間:10/13(四)19:30
主持:林巾力
與談者:三木直大、及川茜
口譯:林于竝


主持人, 筆者速寫
    長期鑽研臺灣文學的學者三木直大,以及新崛起的年輕譯者及川茜,是將臺灣現代詩推介到日 本的重要推手,翻譯的光譜也很廣,從許悔之到唐捐,從優美到怪誕,都在掌握之中。這場講座邀請這兩位重要的翻譯家與臺灣的研究者,分享與詩作親密接觸的苦與樂,以及他們眼中臺灣現代詩的迷人之處與盲點。

********************************

三木直大教授和林于竝教授, 筆者速寫

         與談者三木直大教授及川茜講師談論台灣詩譯成日文的問題,二位講者做了十足的準備,探討「翻譯」時會遇到的問題。三木老師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論點,「翻譯」是一種暴力,乍聽之下覺得很聳動的用字,但如同他所言,「翻譯」時需要先對原來的文稿進行暴力,而後再產生新的語言文字,翻譯後的文章如同是一份重新書寫過的作品,事實上也就是這樣。川茜老師則是以翻譯過程中實際發生的問題做為討論,充分的把問題點列舉加以說明。
筆者速寫

         我想從事過翻譯工作者應該都可以享受這二位日本老師的談話內容,然而翻譯詩者,有時必須完全熟知兩種語言及其文化才能成就出生動的譯稿。
    三木直大先生と及川茜先生は台湾の詩は日本語に翻訳する問題点について、話しました。翻訳の事が大好きなので、この講座でいい勉強になりました。大満足でした。

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電影“沈默”故事主角的原型Giuseppe Chiara神父



沈默主角Giuseppe Chiara神父解說,資料來源:サレジオ会の修道院

      《沉默》故事發生在德川幕府時代禁教,長崎附近的五島列島及平戶等小村子,因為信仰異教耶穌會而受到日本當時的地方政府殺害,早期有一位傳教士因不願意看到日本信徒及遭受「穴吊」酷刑而宣誓棄教,後來有二位葡萄牙耶穌會的教士因而偷渡到日本傳教,並調查傳教士棄教的事實。然而,其中一位亦遭受到與棄教神父同等的境遇,在過程中他不斷的問神:「為什麼神對自己及日本信徒所受到的迫害,為什麼總是沈默以對?」

              遠藤周作著『沈黙』的主角羅德里奎茲神父是以Giuseppe Chiara神父(キアラ神父)為原型。Giuseppe Chiara神父(16021685)義大利西西里的耶穌會傳教士,寛永20(1643)年、偷渡入鎖國禁教時期的日本被捕,收容在江戸小日向(現文京区)的切支丹宅第,受不了拷問迫害而棄教。而後,授與死刑犯的名字岡本三右衛門及其妻子。軟禁於切支丹屋敷43年,、貞享2(1685)年病死。遺体火葬後葬於小石川無量院。「ジュゼッペ・キアラ神父墓碑」現在在東京調布市的調布市の調布サレジオ神学院內,2016129日被指定為調市有形文化財。


                由於電影拍攝地點主要在臺灣的中影文化城、貢寮、瑞芳、雙溪、金山、萬里等區以及花蓮等處拍攝。雖然我並不熟知故事的歷史及場景但在台拍攝姑且一看。看完之後心情有點沈重,原來日本禁教時,對異教徙的迫害竟是如此殘酷。故事中的神對於信仰者的「沈默」又代表什麼呢?

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王浩威-沈思的旅歩 聽講筆記



20170303王浩威講座速寫
       


        每個人都有自己旅行的理由,王浩威分析自己的旅行的理由,一開始是想離家,而後為了逃離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在孤獨的旅行中重新自我省視,自我療癒。

休息只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
三月【我們的文學夢】系列講座──王浩威
活動日期:2017-03-03 ~ 2017-03-03
活動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二樓

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立石鐵臣畫作「揀茶キュンテェ」--陳清汾的錦記茶行-----立石鐵臣の「揀茶キュンテェ」の中に書いた陳清汾の茶館(錦記茶行

立石鐵臣:「揀茶。」(圖片:作者翻攝自《立石鐵臣‧台灣畫冊》

  人生總是很奇妙,每個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人,可能都具有不同的存在的價值,我有一位日本朋友似乎是引我入日治時代台灣美術的世界的人。2012年,我們一同去參觀台北市立美術館,理由只是她來往台灣數十年卻未曾去過,所以並不是了看什麼特展而去,只是去看看。然而,在這次的展覽中,卻意外的看到了郭雪湖先生的《南街殷賑》畫作,當時我只覺得這幅作品是色彩鮮艷熱鬧的迪化街,然而,我的日本友人卻深深的被畫吸引,並且開始研究,而後在她記錄訪台一年半的部落格中,撰寫了一篇郭雪湖先生的《南街殷賑》畫作的研究文章。由於我覺得她寫的很有趣,我便摘譯成中文---郭雪湖---「南街殷賑」---一位日本人不一樣的繪畫鑑賞

  2016年,這位日本朋友又在FB上介紹了立石鐵臣的畫作,立石記錄台灣百姓的民俗畫又吸引了我的目光,因而讀了《立石鐵臣 台灣畫冊》。我想立石鐵臣應是最早速寫台灣百姓生活的畫家,他繪製其所見的台灣人生活習慣同時在畫中以日文下註解,更有趣的是雖是日文註解,但漢字拼音全以閩南語發音的片假名註記,例如:「揀茶キュンテェ」我想他應該可以說很流利的的閩南語吧!這使我看起畫來,更感到親切。

《立石鐵臣‧台灣畫冊》:作者翻攝

  但是,以上都是這位日本朋友引我認識日治時期畫家的契機,我覺得有趣但並沒有太著迷。直到數日前聽了一場上海銀行所舉辦的的豐富人生講座系列,林育淳老師主講的「臺灣文化DNA-從郭雪湖1930年描畫故鄉大稻埕/北美館鎮館名作《南街殷賑》談起」。我對日治時期的台灣美術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她又提到可以看看電視劇《紫色大稻埕》。

  

紫色大稻程的官方照片



《紫色大稻埕》,2016年台灣電視劇,改編自謝里法的小說《紫色大稻埕》。


 電視劇《紫色大稻埕》中施易男飾演的江逸安,借用了「錦記製茶會社」陳清汾的背景和部分故事,雖然陳清汾的部分幾乎都是想像和虛構,整劇以「江逸安」為主要角色,集結了其他畫家的經歷,串成《紫色大稻埕》,但我卻因劇而跟著主角江逸安一同認識日治時期的台灣畫家,對過往的大稻埕有更大的認識和想像。


錦記茶行,筆者攝於牛2017年3月


 就在此時,無意間又重新看到立石鐵臣的畫作「揀茶」,這是令人開心的再邂逅,「揀茶」的註解裡清楚的寫到陳清汾先生的茶館在淡水河邊,有「停仔腳」,茶館兼具再製工場和出口商店的功能。茶葉的種類有烏龍茶、包種及紅茶三種。包種茶則會加入黃枝、茉莉和秀英等花香。確時,在當時錦記茶行是直接面對著淡水河,是一座可以欣賞淡水河景緻的觀景豪宅,日本裕仁太子訪台時都曾經到此駐足。




  雖然電視劇中並無加入立石鐵臣這個角色,但立石鐵臣和陳清汾同為為「台陽美術協會」的發起人,所以應該是茶行的常客,經常往來大稻程,與畫家論畫。畫家往往會描繪自己所愛的景象,立石先生的作品極為親近台灣人生活,可以看出一位畫家對台灣的喜愛。立石與台灣人畫家之間的友誼應是單純的畫友和朋友關係,而不是殖民者日本人和被殖民者本島人之間的關係吧!他與台灣人之間的關係若無文字記錄,則隨風而逝,但是他筆下的台灣,似乎又說明了一切。


    錦記茶行
【地址】 台北市貴德街73號


立石鐵臣の「揀茶キュンテェ」の中に書いた陳清汾の茶館(錦記茶行)

 人生は不思議なものだと思います。人との出会いにはすべて理由があるとと思います。私にとっては、ある長い間に付き合っている日本人の友達は私を日本植民地時代の台湾の美術世界に連れ込んだ人だと思います。彼女は何回も台北に来たことがあるけど、台北市立美術館へ行ったことがなかったです。その理由で、2012年に彼女は台北に駐在しているうちに、一緒に台北市立美術館へ行ってきました。意外に、郭雪湖先生の作品の《南街殷賑》を拝見しました。私にとっては、この絵がただ鮮やかな色で描いた賑やかな迪化街の作品です。しかし、私の友達はこの絵に深くに引き込まれ、この絵を研究始まりました。その後、彼女は自分のブログの中に、郭雪湖先生の《南街殷賑》に関する研究文章を発表しました。なかなか面白い視点でこの絵を分析したので、私は中国語に翻訳しました。--郭雪湖---「南街殷賑」---一位日本人不一樣的繪畫鑑賞


 2016年、この友達はまたFBで立石鐵臣さんの絵を紹介しました。ですから、立石鐵臣さんは台湾の民俗絵をたくさん描いたことが分かりました。その上に、私は台湾で出版された《立石鐵臣 台灣畫冊》という本を拝読しました。立石鐵臣さんは多分、一番早い台湾の庶民生活をスケーチした画家だと思います。また、台湾の庶民生活のスケーチに日本語で説明したが、日本語の漢字に台湾語の発音を片仮名で付けました。たとえば、「揀茶」をキュンテェの発音に付けいました。立石さんはきっと、流暢な台湾語を話せる方だと思います。それで、立石さんの絵を見ると、親切な感じをしています。

 これらは私が日本時代の台湾画家を知ったきっかけです。その時、私はただ面白いだと思い、あまり夢中になってなかったです。しかし、先日、林育淳さんが講演した「臺灣文化DNA-從郭雪湖1930年描畫故鄉大稻埕/北美館鎮館名作《南街殷賑》談起」で、私は日本時代の台湾美術に一層深く認識されました。講演会の中に、台湾のテレビ番組の《紫色大稻埕》を言及しました。

 その故、私はドラマの《紫色大稻埕》を見ました。主人公の江逸安さんの原型は「錦記製茶會社」の陳清汾さんの背景と部分物語を借りて、殆どが想像とフィクションした語りですが、主人公を中心として、その時代の画家だちと繋がって、《紫色大稻埕》の物語になりました。私はドラマを見ながら、主人公と共に、日本時代の台湾画家と大稻埕の歴史を少しずつ理解していきました。

 この時、再び、立石鐵臣の「揀茶」を見ました。何となく嬉しいことです。「揀茶」という絵に、書いたのは下記の通りです。

「古い台湾人街、淡水河に添って茶館が並ぶ、河にジャンクが入り、貿易の便のためであった。陳清汾先生の館もこの一角である。停仔腳と言って、二階の下が歩道になっているのは暑い台湾の全ての道に面した家のやり方である。茶館には再製工場と輸出業店との二種類があり、茶の種類には烏龍茶、包種及紅茶の三種がある。包種茶は黃枝、茉莉、秀英など香りのする花が入っている。」

  かに、昔陳さんの屋敷は淡水河側にあり、淡水河の景色を見える豪邸でした。裕仁太子が台湾に訪問した時も、ここでお茶を飲みました。

 ドラマの中に、立石鐵臣の役がいなかったけど、立石鐵臣と陳清汾が二人とも「台陽美術協會」のメンバーで、たぶん、立石さんはしょっちゅに陳さんの茶館(錦記茶行)でお茶を飲んだり、絵を討論したりしました。常に、画家は自分が好きな景色を描き、彼の絵が台湾人の生活に親しみで、きっと台湾が大好きでしょう。また、立石鐵臣と台湾人の画家の間に、きっと単純な友達の関係を持って、植民地の支配者の日本人と支配された本島人の関係ではないでしょう。立石鐵臣さんと台湾人の友人の関係はもし文字で記録されてない場合、風と共に去ります。しかし、彼の筆で描いた台湾はすべてを説明するようです。

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一幅西貢教堂(Nhà thờ Tin Lành) 淡彩速寫--劉其偉先生1966年的畫作---urban sketch in Saigon by Max Chiwai Liu in 1966

Nhà thờ Tin Lành, urban sketch in Saigon by Max Chiwai Liu in 1966


           A watercolor urban sketch in Saigon by Max Chiwai Liu in 1966. The place is same as  photo “Nhà thờ Tin Lành ” by Tom Robinson in 1965. 

How amazing is my Vietnamese friend found out the place for me. Now the Church was rebuilt.



Nhà thờ Tin Lành photo by Tom Robinson in 1965

Address: 155 Trần Hưng Đạo, dist 1. Saigon.
                胡志明市第一郡陳興道155號


                  劉其偉先生1966年西貢教堂淡彩速寫的畫作,極想知道劉先生在哪裡做過速寫,書上只寫西貢,西貢這麼大究竟在哪裡?幸運的是一位越南朋友替我找到了Tom Robinson1965年所拍攝的照片此處在陳興道上Tin Lành教堂可惜的是該教堂已經重建完全不同於前,只能以畫作和照片做為歷史的見證


Nhà thờ Tin Lành今昔, photo by Tim Doing



2017年2月3日 星期五

【我們的文學夢】陳克華 〈華文寫作的困境與出路──從愛荷華看臺灣〉感想

               陳克華一位榮總眼科主治醫師,一位詩人。
            在講座中分享了20168月到12月到美國愛荷華國際作家寫作計劃的三個月駐村的體驗。
              國際化的環境中,他發現中文詩譯成英文詩的問題,同時,其他國家詩人作家對國際社會潮流脈動的觀察,使他有機會反思台灣的年輕詩人的作品。

陳克華在愛荷華宿舍窗外的美景, photo by 陳克華

這似乎是我常在思考的問題~
台灣的文學就只能侷限於在地化嗎?不能更國際化嗎?
台灣的作者只能用中文書寫嗎?
英語似乎是邁向國際的重要橋樑。

               去年有一篇中文的文章胡志明市立美術館原屋主黃文華家族越南發展史初探刊登在「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出版《田野與文獻︰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我有機會送給日本亞細亞經濟研究所研究越南的日本研究員,他說:「請譯成英文,這樣才有更多人有機會閱讀。」

                也許可以與作品產生共鳴者不在台灣,也不在中文的世界而是在陌生的城市裡的陌生人。


 二月【我們的文學夢】系列講座──陳克華
地點:紀州庵館二樓
時間:2017/02/03



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怡南興生葯行--怡南興出入口公司EE Nam Hing company Imort-Export

1955年怡南興生葯行的廣告頁

怡南興生葯行
怡南興出入口公司
add:廣東街 34號
( 34, Triệu Quang Phục, quận 5, TPHCM)

怡南興出入口庄
EE Nam Hing company Imort-Export
香港高陞街16號3樓
EE Nam Hing company Imort-Export
No 16, Ko Shing Street 2nd Floor, HongKong




              十九世紀末起香港的潮州商人在東南亞各地除了「南北行」外,經營南洋各地進出口業務的稱之為「南洋辦莊」。南洋辦莊包括三條貿易線一是經營泰國業務的「暹羅莊」,二是經營星馬業務的「新加坡莊」,三是經營越南業務的「安南莊」。
   
               香港稱經營出口雜貨者為「莊口」1930年代約共有二百餘家。安南莊約在1900年始陸續建立,初時出口茶葉、藥材及雜貨等,進口越南土產。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旅越潮僑乘時經營,創設商號,業務與日俱增,進出口的貨物種類大為增加。安南盛產稻米,是魚米之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安南莊的業務非常蓬勃。香港的安南莊因受越南戰爭及政治影響,逐漸淡出。安南莊全盛時期,有益利莊、聯興昌、美豐莊、偉星公司、百和祥、信成號、源益、森元、怡南興、萬益、瑞榮豐等商號。

                雖知怡南興商號是潮商所經營但其商號歷史及經營者則無從得知。又,怡南興生葯行在堤岸廣東街34號,與位在廣東街49號的「二天堂葯行」,相去不遠,只能想像這二家葯行以前都是熟識。

參考資料:香港潮州商會九十年發展史,2012,周佳榮,第 42 頁。

        At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Hong Kong, " The Nanyang Office " '南洋辦莊' where the Chaozhou merchants operated import and export business throughout Southeast Asia. The Nanyang Office consists of three lines of trade for Thai business, Singapore business, and Annan business.

         In the 1930s, there were over 200 companies to to opera business in those lines.  Annan business began to establish in the 1900s, initially exported tea, herbs and groceries from Hongkhong and imported of native products from Vietnam.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World War I, more and more Chaozhou merchants whose were living in Vietnam used this chance to establish the company in Hongkong, and the business was growing, also increased greatly goods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Before the World War II, Business is very flourishing. Later,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Vietnam War and politics, gradually fade out the Vietnam market. In the heyday, there had a lot of companies in Saigon, ex: 利莊, 聯興昌, 美豐莊, 偉星公司, 百和祥, 信成號, 源益, 森元, 怡南興, 萬益, 瑞榮.

             I only can find out the information about EE Nam Hing company Imort-Export (怡南興) was operated by Chaozhou merchants, but hope can know the history of the company and the story of the own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address of “EE Nam Hing company Imort-Export “  was nearby “Yeetintong”(二天堂) drug store, maybe in long time ago, they were friends and competitors! Who knows?


      Reference:香港潮州商會九十年發展史,周佳榮,2012,頁42